Google退出中國,邏輯上是因為Google中國(谷歌)的搜索不再過濾關鍵詞,為中國政府所不容,因此將給予關閉。這幾乎沒有什么轉圜余地,Google絕對不敢食言,北京也不會允許那些敏感詞出現在以.cn為后綴的網站上。
現在的問題是,這起事件所帶來的傷害有多大?是不是如很多媒體所言,"Google退出中國"?非也。
正如《環球時報》英文版評論所言:“Google退出中國,是Google和中國雙方的損失”。
這話說得其實很對。但很多人往往認為對Google的影響大的多。但我贊成《環球時報》的說法,甚至認為,對中國的影響可能也很大。
事實上,Google.cn(谷歌)在中國的贏取的利潤占其總的營收的份額并不大,如果扣除中國很多搜索瀏覽是來自Google.com的話,谷歌的流量其實真的不算什么。據稱,Google在中國的營業收入,不到其全球收入的1%。可說是九牛一毛。
如果Google從中國全面退出,對中國的損害是巨大的。初略地列一下,可包括下列部分:
1、中國的很多個人網站及其相關業務受到打擊。
這是因為很多個人網站,是通過Google Adsense計劃,在自己的網站上刊載廣告獲得收入的。實際上,中國很多大型的網站甚至官方媒體的網站,也加入了Google Adsense計劃。一旦Google全面撤出,這些網站的廣告收入無疑將受損。
同時,由于很多中國企業,將Google搜索結果優化(SEO)作為一門重要的生意來做,因此這項損失會影響中國互聯網界的產業鏈。
2、世界上Google用戶數其實是非常龐大的,不僅是搜索用戶,包括Google的Gmail電郵服務就擁有大批用戶,而Google近年來力推的Apps用戶,也越來越多。試想,這些每天使用Gmail和企業郵箱的用戶,來到中國竟然無法收發電郵,是難以想象的,這將嚴重打擊中國的投資環境。
3、Google的很多服務如圖書館服務、地圖服務,尤其是學術論文搜索,要是在中國無法使用,受損的毫無疑問是中國,因為這些工具如果在中國被禁,學術界的競爭力都會受到影響。
其實,最重要的是,Google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,如果在中國完全沒有足跡,正如路透社較早時候說的,對中國政府的聲譽帶來影響。
其實,仔細分析這次中國政府和Google的矛盾,問題的焦點還是在過濾敏感詞上。因此,只要雙方不涉及這個問題,兩者的妥協其實是不難達成的。
比如說,Google.cn關閉,中國也封鎖Google.com搜索;但是中國同意Google的其他服務在中國運營,如Gmail、Apps、圖書館服務、地圖和論文搜索等,甚至包括Google Adsense計劃,讓中國網民使用。
此外,Google旗下的youtube將繼續被禁,北京則考慮開放Google旗下的Blogger,但防火墻對特定的帖子進行封鎖。
實際上,谷歌旗下有很多西方英文媒體不太注意的、但對中文網民極為重要的服務,如谷歌輸入法,谷歌詞霸合作版等,這些服務相信也應該獲得保留。接下來,Google的手機操作系統甚至手機,也能在大陸經營。
這樣,雙方的解決方案就是,結束Google在大陸的搜索引擎業務,開放除Youtube之外的其他Google產品,避開敏感詞過濾,雙方最終以這樣的結局收場,不但有了里子,也各自不失面子。
或許,Google還是可以通過“翻墻”出來的中國網民使用Google.com而受益,這個比例其實原本就不低。
|